中国第一所自然历史博物馆——上海自然历史博物馆成立于1957年8月,是全国首批建成的十所自然科学博物馆之一。随着国家对科普工作和自然博物馆建设的重视,上海自然历史博物馆逐步发展成为一座专业化、规范化、现代化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博物馆以科学研究与科普教育为主线,将探索自然历史奥秘与服务社会作为两大指导思想,致力于推动上海自然历史知识的前进,为建设文化强市和现代化城市做出贡献。
1961年,博物馆成立了首批陈列室——中国早期人类研究室。这间陈列室收藏有大量考古发现的文物,是该场馆最早的藏品之一。其中包括了第一批的新石器时代化石、两把古人工石镶骨针等,展现出远古人类社会生活的原始文化遗产。这些早期的人类研究室陈列对于深入地理解历史进程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对于考察中国自然环境、生物多样性变化以及文明史的演变都具有了相当的价值。
博物馆后来逐渐扩大规模,现藏品包括近万件化石标本及多万块矿物石标本。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展出于1987年“中国早期人类”陈列室的新石器时代人骨骼——马家浜人头颅骨片、牛首部骨等文物,这些都是当时全国博物馆中仅有的几件考古化石标本。这些最先展出的藏品至今仍是其重要的开创性贡献之一,推动了中国科普教育领域发展的进步,为该领域的建设做出了许多突破性的成果和创新!